奶茶30多年发展史 可以总结为这3件事没有2000万 别开奶茶店?
2020-05-21 20:31:32
重庆火锅底料批发,重庆火锅底料厂,火锅店专用底料,重庆火锅底料,重庆振业食品厂
解决之道是,用2000万的资本入局,开出几十家门店,引发消费者注意。此时每家店都是一个广告牌,容易形成规模效应,引来消费者购买。
听着有理有据,但资本足、开店多,只是成功的基础之一。 比之更重要的因素,还有这些。
奶茶30多年发展史 可以总结为这3件事
奶茶1.0时代:喝什么 ?
从90年代末期,台湾珍珠奶茶从珠江三角洲登陆开始,至今已经30多个年头。老一辈奶茶人的记忆中,那时的奶茶店,招牌就是一个蓝底或红底的印刷喷绘,上书八个大字“台湾正宗珍珠奶茶”。
与当下这些精美的吸塑、发光字或者灯箱布招牌相比,着实简陋。但这并不妨碍消费者对奶茶的热情,台湾象、正宗就是两个最好的广告词。
许多人将这段时间称之为“奶茶1.0时代”,而其特点除了用粉末外,还有就是有明确的产品消费指向。
这一时期,对于消费者而言,对于奶茶店没有选择,就是冲着奶茶去的。所以,奶茶1.0时代的消费特点可以总结为——喝什么?
奶茶2.0时代:喝谁家?
在蓝底白字的“台湾正宗珍珠奶茶”的招牌流行了大约3年左右时间后,奶茶品牌的概念逐渐加深。
大台北、快三秒、大卡司、快可立等连锁奶茶品牌不断抢滩市场,此时对珍珠奶茶已不再陌生的消费者们,在买奶茶前习惯的看看招牌,是不是经常被周边人提到的品牌。
而后珠江三角洲的奶茶旋风在江浙沪地区再掀波澜。街客、茶风暴、晓麟、小兔子,以及后来的CoCo、1点点、古茗、新时沏皆起源于该区域。江浙沪与珠三角,成为奶茶2.0时代必争之地。
这一时期,品牌林立是其标志性特点。消费者的关注点也从喝什么转移到了“喝谁家”。这一特点,标志着奶茶进入大品牌时代。
新茶饮时代:喝谁家的什么?
2015年以来,奶盖茶、芝士茶、茶+欧包的盛行,让茶饮市场迎来了新的时代——新茶饮时代。
品类细分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 。 除上述的奶盖茶、芝士茶外,烧仙草、烤奶、杨枝甘露、豆奶茶、冰淇淋+茶饮、黑糖珍珠鲜奶,这些早已有之的经典,在这个阶段大放异彩。这些品类的火爆,也成就了一个个正当红的品牌。
品牌的定位、品类的打造,成为不少人眼中茶饮连锁的“成功秘笈”。 于是,市场中出现了各种奶茶的开创者、领导者、缔造者或者创造者,目的只有一个,让消费者从万千奶茶店中看见自己“有趣的灵魂”。
而在消费者的选择上,喝什么、喝谁家,已经变成了“喝谁家的什么?”而在许多业内老板心中,不谈品类做品牌等于热兵器时代拿着菜刀上战场——没跟上时代。
大陆奶茶30年发展历程,虽然可以用品牌、品类的变迁来总结概括。但要让消费者真正能够产生购买欲望与共鸣,则需要另一个环节。
让品牌、品类深入人心 靠的是基本功
话接文章开篇的话题,2000万资金,开出数十家门店,就能成功吗?这真不一定。
多位连锁老板曾在聊天中讲述,最初开店时,慌忙发展加盟店。导致品牌口碑坍塌。最后放弃多个区域,全力打造核心市场,或改名换牌,方得转机。
当经营不善所关闭门店的数量大幅度增加,对于一个品牌的危机不言而喻。在消费者方看来,只会用一句话总结——这个品牌不行了。
一个品牌的成功,不仅要看他开店数量,更要看其存活率。影响存活率的因素则包括以下几点。
01 质量
质量不是是单纯的产品质量,也包括店内的服务质量、卫生状况,这也是开店的最基本功,餐饮管理中称之为QSC。
商品质量 (QUALITY)、服务质量 (SERVICE)、清洁状况 (CLEANLI-NESS)。
02 团队
对于加盟型连锁而言,团队打造需要注意的是直营团队、加盟团队的双修。 茶饮市场中有这样的现象,直营店生意很好,但加盟店却生意平平,或者难以支撑。
这里除了选址不当、标准缺失外,也与加盟店主自身在加盟时就已产生“全依靠总部”的想法有关系。如果遇到负责的加盟总部,在选址、培训以及品牌造势和巡店上负责、尽职,加盟店存活机率较大。
但遇到只管检查有无串货、有无违规的加盟总部,再加之加盟者本身毫无经营头绪,这样的店生存率将大幅度降低。
如今,加盟店生存的问题早已被众多总部重视。茶饮连锁加盟的野蛮式发展或将远离时代的舞台。
而对于直营型连锁或自创品牌的单店而言,往往在员工的培养上吃亏。不少老板会对店长进行重点培养,但门店的正常运转,除了店长的排兵布阵外,训练员或老员工如何将门店标准、门店精神准确无误的传递,也关系到门店整体的“风气”。
一位连锁老板曾表示,如今的奶茶店早已不是曾经的“夫妻店”时代。来自五湖四海、素质参差不齐的人在一起,对他们影响最深的不是店长或者老板,而是教他们技能、话术,与之生活、工作接触最多的培训员。
如何将培训工作做好,不仅是员工品质的问题,还与工资待遇、公司制度、晋升考核等多方面因素相关。一个好的训练员,可能能带出10个合格的店长。如果训练员不合格,一些优秀的店长苗子,可能就此被“埋没”.
03 沟通
不少茶饮从业者常会提到一个现象:我家什么都好,但消费者却不来买单。就知道去那些花钱请人排队的店。不识货。
消费者为什么要去扎堆、凑热闹。我们常会将其归于“羊群效应”。真是如此吗?
我们以明星举例,明星并非天生是明星,他们的成名之路可能是因为一部电视剧、电影、一首歌,就如奶茶店的一款“爆品”,被人所熟知。
但是,当这个明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,隐退,他的热度将被其他人所取替。想要维持热度,不断走红,就需要不断出好作品、或者有话题。
就如我们谈到刘德华,一定会谈《旺角卡门》、《神雕侠侣》、《冰雨》、《中国人》这些作品,或者是会有什么新作、妻子是谁等周边新闻。作品、话题数量,也与明星热度成正比。
而茶饮店不断推出新品,或者排队3小时、黄牛代购的新闻,则类似明星们的作品与话题一样,不一定全是好评,但能够让人加深一次印象。只要有好的作品出现,即使曾经翻过车,也会有路人变粉丝。
有了这些新闻,又如何让更多人知道,则决定了传播的广度。我们会发现从QQ到微博,从微信再到短视频,每一次媒体的革新,也会诞生一批新的黑马品牌。
与消费者沟通,好的、坏的都让他们知道,同样是品牌保持热度及关注度的重要因素。
重新回头来看,一个品牌没有让人熟知的品类或产品,QSC不过关、门店团队标准缺失、与消费者没有沟通渠道,别说2000万,即使有2亿开出1000家奶茶店,最终也只能混个脸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