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0个SKU,带给顾客的体验是丰富?还是混乱
2019-01-17 19:15:43
重庆火锅底料批发,重庆火锅底料厂,火锅店专用底料,重庆火锅底料,重庆振业食品厂
带给顾客的体验是丰富,火锅底料批发肯定找重庆最出名的火锅底料,重庆火锅底料代加工厂或者重庆火锅底料代工厂,谁知道重庆火锅底料厂哪家好?鱼火锅底料批发和麻辣火锅底料批发在哪里可以批发到?
虽然在食品餐饮行业在数量占比中是最高的,但从品牌发展指数及各分项指标对比上看,食品餐饮行业无论是总指数还是各分项指数,除美誉度指数外都低于其他行业。
从报告中我们看到,在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,只有10%蓬勃发展,不少经营出现危机,大部分老字号企业存在发展障碍。产品创新动力不足,组织架构陈旧,人力资本匮乏成为阻碍老字号进一步发展的前三大障碍。
作为餐饮行业品牌发展的研究者,我深知产品创新的重要性。但现在,很多老字号餐饮企业应该迈出的第一步恐怕还不是创新,而是转换角度,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去思考如何规划好自己的产品。所以,我想借北京的护国寺小吃店产品分析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。
借护国寺小吃,探讨老字号品牌产品规划的问题
140个SKU,带给顾客的体验是丰富?还是混乱?
护国寺小吃店,是北京小吃的一面旗帜。小吃品种包括艾窝窝、驴打滚、豌豆黄、象鼻子糕、馓子麻花、麻团、焦圈、面茶、杂碎汤、豆汁等八十余种,毫不夸张地讲,在护国寺小吃店,你可以一店搞定北京小吃。
而事实上,这家客单价20多的小吃店却有着140个SKU,去掉10个包装酒水之外,依然有130个SKU之多。这么多的产品,密密麻麻的写在柜台后面的水牌上。
难道品种丰富对顾客不是一件好事情吗?
以上摘自大众点评顾客评价。这位可爱的顾客认认真真写了这么一大段,最后一句感慨是“其实主要还是不知道点什么,人一多再一着急就有点乱了,像是美食城一样,卖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点”。一页一页翻下去,相似的评论有很多。
所以说,丰富的体验不是通过数量一个维度来实现的,而是要从数量、味型、荤素、主食小菜、汤品饮品、结合场景、价格、产品呈现等多个维度来实现的,是一种多维度下的合理的搭配。如果企业只是单纯的认为品种丰富就能获得顾客满意,我只能很遗憾地告诉你做了一件“费力不讨好”的事情。
分类极其简单随意,没有逻辑,让顾客如何点餐?
店内没有菜单,只有通过柜台后方的水牌,柜台里的产品来点单。我特意将水牌拍下认真研究了一番,分类极其简单随意,没有逻辑。如果按这个水牌的分类和顺序做成一本菜单,老顾客都要犯晕。
首先我们看看板块的分类。水牌上将140个产品简单地分成了10个板块,按水牌顺序依次是“炒菜、盖饭、流食、凉菜、饮料类、小吃、面食、炸、烙、蒸货”。这些板块的分类方法,有按工艺(炸、烙、蒸),有按类别(小吃、面食、炒菜、盖饭),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类别——流食?这是什么?给老人、婴幼儿、病人吃的吗?
其次,板块内的产品混搭,如“九阳豆浆”混在“小吃、面食”板块中,“牛肉饺子、羊肉饺子”混在“炒菜、盖饭、流食”中。
第三,看完所有产品,不知本店的招牌是什么。你用什么产品让新顾客产生良好的体验,使他成为回头客?
这样的一份菜单,让新顾客茫然不知所措,只好随意尝试。而老顾客也就只会点自己熟悉的那几个,很难点击其他的产品。
这样一份菜单,对老顾客而言是要犯“选择困难症”。对企业而言,虽然付出了高昂的人力成本、食材成本、效率成本,换来的却是顾客评价不高,复购率低、产品点击分散,哪个产品都不敢减,因为可能大多数产品都有那么百分之零点几到壹点几的占比,最终损失的是企业的利润。
产品越加越多,特色被不断稀释,品牌失去魅力
我一直认为,在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中,小吃是离生活最近、最接地气、最有魅力的品类。护国寺小吃店,有80多种小吃。本可以成为一个极具魅力的品牌,但遗憾的是,这个品牌的魅力,正因为不断增加的产品而被减弱稀释。
“小吃小喝凑一桌”,是一句特别有场景感、打动力的话。护国寺的80多种小吃中,既有精致细腻的宫廷小点,也有可当主食的面点,既有特色汤品,也有美味甜品,足可以组成一桌魅力十足的小吃宴。但现在进入店内,“鱼香肉丝盖饭好了、酸辣土豆丝盖饭好了”的声音不绝于耳。
我能想象企业不断增加产品,是希望吸引更多的顾客进店,不仅提升营业额,而且能让品牌融入日常餐饮消费,而不是一个只被游客选择的北京名片。但是否这样是最优的方法?显然不是。而且长此以往,顾客对护国寺小吃的认知是什么?一家快餐店?未来的竞争对手会是谁?各种米饭快餐?